无性系茶苗种植及苗期管理
近年来,随着各地名茶生产的发展,建基地、创品牌意识的增强,发展无性系优良品种的新茶园成为夯实基础、以“质”取胜的重要措施。我们走访了蒲江最大的茶苗繁育合作社--三鑫苗业,该合作社负责人就茶苗的种植及苗期管理问题提出五点看法,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。
第一 园地要及早开垦
通常秋植苗宜在夏季前初垦毕,早春植则宜在上一年冬季前完成初垦。这样可使土块经过夏季的烈日曝晒或冬季的严寒冰冻,促进土壤熟化。同时,有充分时间将园中竹鞭、树根等清理出园,及早做好种植前复垦工作,让泥土经雨水沉降,有一定的紧密度,利于蓄保水分。有的地方,因人工开垦不及,借用机械亦可。但切忌一边用挖土机挖掘,一边便上山种植,因为开垦匆忙,既未能清园,更未使土壤沉降,加上无性系苗木根系分布浅,种苗时又不浇定根水,因此,致使苗木根部往往不能与土壤密切结合,而且蓄水性差,故造成苗木大量干枯死亡。
第二 苗木要分级种植
现在繁育的无性系茶苗有一部分根冠比严重失调,地上部高达1米以上,而根系却不发达。故采购茶苗时,尽量要选购矮壮茶苗,苗木高度在20cm以上,主茎直径不小于3mm,根系生长正常,无病虫害寄生。种植时,应将茎粗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别种植,便于管理,使生长均匀一致,级外苗不宜种植,苗木运输与种植过程中,切忌曝晒,要十分注意保持苗木新鲜度,一时不及定植的,要先行假植。
第三 凹沟定植
即茶苗种植后的茶行面应低于地平面7~10cm左右,这样有利于茶苗利用天然水。因此在开定植沟时,宽度根据种植小行数而定,深度则应考虑苗木根系长度和肥料的种类、数量来定。种植时,每亩基肥氮、磷、钾的用量分别为12.5~22.5kg。例如:通常可先开40cm左右深沟,亩施人堆、厩肥1500~2500kg,将肥料翻人深40~60cm土层中,上再施人焦泥灰1000~1500kg拌入腐熟菜饼100~150 kg及过磷酸钙25~50kg,盖土约10cm,种茶苗,根深约20cm,则茶行面离地面约为7~10cm。
第四 分层压实
浇足定根水。茶苗在种植时,先将苗木泥门对齐,交叉搭放持于手中,对准种植位置,用于锄扒泥盖于根上,约盖住根深一半时,将交叉茶苗分开,使株与株之间均有泥土隔离,轻提茶苗使根舒展,种好一行,踏实松土,再覆土至泥门,揿压紧苗旁土壤之后再浇足定根水,使水湿润土壤深度达到根系深度,上覆松土5cm左右,以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。种植后宜在苗旁边两侧铺草(鲜草需晒瘪),每亩约用草1000~1500kg,亦可用木屑、砻糠、麦秆、竹叶等等替之,为防止草料飞散,可在上略镇泥土。
第五 抗旱保苗
川渝气候条件下,应在6月底前做好抗旱保苗工作,于6月中、下旬开始拔除苗旁杂草,行间则锄草,根部苗施约10%浓度的粪尿1500kg。如果种植时未曾铺草,此时一定要补上。有条件处,还可在苗木西南方插松枝、麦秆(对折,将梢、根部埋入土中)等遮阴,并于7~9月,每月浇10%左右稀薄粪尿1次(早、晚进行),如有缺丛宜在9月底~11月初补苗。
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